股票配资开户网站
“未来15年,非洲不再出口驴!”
非洲峰会的这则决定,看似是非洲大陆的资源保护政策,却直接让中国阿胶产业链供应链断了。
作为全球最大的驴皮消费国,中国阿胶产业每年要消耗约200万张驴皮,其中近140万张依赖进口。而这部分进口量中,78万张来自非洲,占全国驴皮总需求的近40%。
如今非洲出口通道关闭,中国阿胶产业的原料缺口瞬间暴露,一场关乎未来产业链生存的“保卫战”已悄然打响。
提起阿胶,不少人会想到它是秋冬滋补的“硬通货”,更是很多中产热爱的美颜养生产品。
可很少有人知道,这味传统补品背后,藏着一个供需严重失衡的产业困局。
中国阿胶产业每年要“吃掉”约200万张驴皮,可国内能供应的只有60万张左右,近70%的原料都得靠从国外进口。
如今阿胶行业规模已突破40亿元。一边是不断扩张的滋补市场。一边却是原料供应随时可能“断档”的危机。
这种矛盾,得从阿胶的生产特性和国内养驴业的现状说起。
熬制阿胶本就是件很费“驴皮”的事,5斤干驴皮只能熬出1斤左右的阿胶,原料与产出比悬殊。
这些年中产对健康越来越重视,阿胶需求一年比一年旺,可国内的毛驴数量却在“断崖式下跌”。20世纪90年代还有1000多万头,到2023年只剩不到200万头。
你可能会说驴都去哪了?为啥没人愿意养驴了?
以前农村种地靠驴拉车、驮东西,现在农业机械化普及,驴的“实用价值”没了。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驴繁殖太慢。
比起猪一窝生十几头,驴一窝就生一只,连两只都很少见。而且驴怀孕周期长,一年才生产一次,养驴的经济效益就大打折扣了。
你可能会说养一大群不就行了,可驴是出了名的倔脾气,它们喜欢独居,领地意识强,只要多几只在一起就会打架,更别说一群了。
加上爱吃驴肉的人也不多,这么一来,国内养驴的人就越来越少了。驴皮的价格自然也就上来了。
2000年一张驴皮才20块钱,到2015年直接涨到1500-2000元,涨幅大100倍。2013年甚至出现了“皮比肉贵”的怪现象:湿驴皮每斤40元,驴肉反而才32元。
原料涨价,阿胶企业也跟着犯难。像东阿阿胶这样的龙头企业,只能一次次提价。也正因国内的驴出现供不应求,非洲就成了阿胶“驴皮”的最大供应基地。
非洲的毛驴存栏量占全球三分之二,而且当地劳动力成本低,驴皮出口价有优势,自然成了主要进口来源。
可这种“过度依赖”也埋下了隐患,如今非洲突然出台禁令,国内企业这才发现,这条供应链其实脆弱得很。
非洲突然宣布未来15年禁止出口驴,其实,这背后也是他们对自身农业根基的保护。
在大部分非洲国家,农业生产还比较落后,驴可是当地农民的好帮手。没有先进的机械化设备,农民们就靠着简陋农具,再加上驴的帮忙,勉强维持着自家的生计。
农民有了驴,耕地、运输货物都方便多了,要是没了驴,他们根本买不起昂贵的机械化设备,只能更多依靠人力,劳作效率大大降低,粮食产量也得跟着受影响。
可以说,驴就是非洲农业的“顶梁柱”,缺了它农民们就要挨饿。
然而,前些年,非洲国家看到驴皮出口能赚钱,就开始大量宰杀本国的驴。
在利益的驱使下,过去5年里,超过一半的驴都倒在了屠刀下。这样疯狂的宰杀,让非洲驴的数量急剧减少,直接动摇了非洲农业的根基。
现在非洲的农民们发现,干活的驴越来越少,生产生活都变得困难重重,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
除了农业生产受影响,驴的减少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。很多家庭失去了驴后生活变得更加贫困。而且,随着驴皮价格的不断上涨,偷驴的现象也越来越猖獗。
一位当地部落长老痛心地说,他们村庄一晚上竟然丢了四百多头驴。
那些毫无人性的盗驴贼,专挑深更半夜村民熟睡时下手。他们给驴注射麻药,剥皮技术极其熟练,短短几分钟就能处理一头。更令人愤慨的是,连那些还没长大的小驴驹和怀胎的母驴都没能逃过毒手。
非洲国家也意识到,不能再这样“杀鸡取卵”了。为了保护本国的驴资源,恢复农业生产,稳定社会秩序,他们不得不痛下决心,出台了这个15年的驴出口禁令。
对于中国的阿胶产业来说,这确实是个不小的冲击,但从非洲的角度来看,这也是他们为了自身长远发展做出的无奈之举 。
非洲驴皮出口禁令一出台,中国的阿胶产业立马陷入了“原料荒”危机,一时间市场各方都开始行动起来,寻找应对之策。
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价格。禁令一出,驴皮市场收购价每吨直接飙升到了16万元/吨。好在不少阿胶企业仓库里还有点“余粮”,暂时能缓一口气。例如,有些厂家透露自家的库存还能支撑两到三年的生产。
但眼光放长远,成本攀升的压力恐怕很难避免。已经有企业开始行动,向合作伙伴发出了涨价通知。就在今年3月,部分阿胶产品的出厂价已经直接上调了20%
为了解决驴皮供应问题,企业和市场都在积极想办法。
一方面,把目光投向其他国家。非洲不让出口了,那就看看别的地方,像巴基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,也有一定数量的驴资源,说不定能成为新的进口来源。
现在不少收购商已经开始满世界找驴,就盼着能开拓出新的稳定供应渠道。
另一方面,国内养驴业或许迎来了新机遇。之前国内企业爱从非洲进口低价驴皮,养殖户养驴不挣钱,养驴的就越来越少。
如今非洲驴皮进不来,国内也开始重视起来。山东省就出台了相关规划,打算在聊城、德州等地重点发展养驴产业,还准备拿出扶持资金补贴怀孕母驴的养殖户,鼓励大家多养驴。
要是能建立起透明的供销机制,让养殖户实实在在赚到钱,说不定国内养驴业能重新振兴起来。
除了寻找新的驴皮供应,企业也在考虑创新产品,降低对驴皮的依赖。比如研发一些新的滋补产品,不一定非得用驴皮做原料,既能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,又能缓解驴皮供应紧张的压力。
非洲禁止出口驴,给阿胶产业带来了巨大挑战,但换个角度看,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好机会。
未来,只有通过拓展进口渠道、发展国内养驴业、推动产品创新等多方面的努力,才能让阿胶产业摆脱对单一原料供应的依赖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从最初国内养驴业的萎缩,到依赖非洲驴皮进口,再到如今的禁运危机,这一系列事件让我们看到,一个产业的稳定发展,离不开科学规划、可持续的供应链,以及不断创新的能力 。
参考资料:
1.好奇博士的实验室:《为什么非洲国家决定,长达15年不向中国出口驴了》
2.万物灵:《我国为啥依赖非洲的驴?每年进口300万头,国内养殖不够用吗?》
3.新浪财经:《非盟不让驴皮出口 阿胶企业慌不慌?短期库存充足,远期或推涨成本》
作者:陈璐
编辑:歌
宝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